和珅在朝堂上有很多政敌,但真正能被和珅视为对手的可不是纪晓岚、刘墉那些人。和珅真正的对手只有两个人,一个活生生折磨了他20年并亲手给他送上白绫;一个则是直接让他倒台。

乾隆一朝,要说谁最受宠,和珅说第二没有敢说第一。

和珅,出生于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9岁时,与7岁的弟弟和琳成为孤儿,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个小妾保护,才没被赶上家门。后来以文生员的资格承袭三等轻车都尉,23岁时得以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做了乾隆仪仗队的侍从。

30岁时通过李侍尧贪纵营私案,深得乾隆宠信,开始在官场上像坐火箭般地窜升。20年间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上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等,全都是正一品、二品的重要职务,封一等忠襄公,这也是非皇族大臣的最高爵位了。

乾隆还将其最宠爱的小女儿十公主下嫁给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妥妥的皇亲国戚、朝中重臣。一个官员担任如此多的重要职位,又如此受宠的,别说是乾隆朝,历朝历代也找到不第二个了。

和坤初为官时,还是比较清廉的,但随着他大权在握,加之又是皇亲国戚,他的私欲就日益膨胀,常常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贿赂笼络地方势力,笼络不了的,就用恐吓、暴力等方式进行打击。

因此和珅在朝堂上的政敌颇多,尤其是那些不愿意趋炎附势、刚正廉洁的官员。

和珅在朝堂上的政敌很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成为和珅的对手

所谓的“对手”,是指本领、能力、水平不相上下的劲敌,朝堂上虽然有很多人与和珅不和,但都没有资格成为和珅的对手,这些人和珅要么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要么分分钟就让他们不能翻身。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纪晓岚和刘墉。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这两人与和珅斗得死去活来,但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 先说纪晓岚

真实历史上的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时,和珅才刚来到乾隆的身边。

而且呢,纪晓岚是文官,他擅长的是编书、写诗、对对子之类的业务,在乾隆朝时,他做到的最高职位是礼部尚书。

而和珅是朝中重臣,掌管的是军机要职,两人同朝为官,别说业务不重合,就是在官职上,那纪晓岚与和珅差的也不是一丁半点儿,纪晓岚根本就不会也不可能是和珅的对手。

纪晓岚虽然不是贪官,但也绝不是什么刚正不阿的好官。真实的纪晓岚好色,有一妻六妾。纪晓岚还是一个讲究人情的官场老油条,他曾经就因为包庇贪官卢见曾而被人揭发,以至于被乾隆流放到乌鲁木齐。后来他又因为包庇自己的二儿子纪汝传而被连降三级。

而且历史上的纪晓岚其实并不受乾隆的待见,乾隆也从未主动和纪晓岚讨论过军国大事。有一次,纪晓岚上奏国家大事,就被乾隆训斥:

“朕以汝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这样的纪晓岚,根本就不可能与和珅作对,而且也不值得和珅将其视为对手。

  • 再说刘墉

刘墉是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的长子,和电视剧上演的一样,确实是一个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的好官。

刘墉比和珅大了整整30岁,在刚入官场时,也是兢兢业业,虽然没有像和珅那样在官场上一飞冲天,也是颇受乾隆的重用。

但在和珅开始如日中天后,刘墉在官场上开始有点混日子了,屡次犯错,自然也是屡次遭到乾隆的责备和处分。

刘墉为什么当官初期和晚期相差这么大呢?最主要的还是被和珅伤到了。作为一名清官,刘墉自然和和珅不是一路人,所以他也一直在暗搓搓地压制着和珅,甚至有两次还小胜了和珅。

一次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支持御史钱沣审理山东巡抚国泰贪纵营私案。国泰与和珅是一伙的,国泰贪污的钱有一大部分是流进了和珅的口袋,和珅有意要偏袒国泰。但因刘墉主持正义,钱沣据理力争,最终使得国泰伏法。

还有一次是乾隆六十年(1796)年,在乾隆禅位给嘉庆时,和珅知道乾隆禅位让权内心是极不情愿的,他也担心嘉庆大权在握,自己就完了,就给乾隆出了馊主意让他“传位而不传大宝”。

最后是刘墉挺身而出,对乾隆说:“传禅而不与玉玺,则天下闻之,谓陛下何如?”乾隆最后才心不甘情不愿把玉玺交给嘉庆,让和珅的如意算盘落空。

但是更多的时候,刘墉对于和珅是无能为力的。当时的和珅炙手可热,刘墉只能“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也就是说他表面还要与和珅虚与委蛇。

而和珅大部分时候也是没有把刘墉放在眼里的,一来刘墉年纪大,晚年又经常犯错,跟和珅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他最高的的职位就是大学士,一辈子没有当过军机大臣,对和珅并没有形成直接的威胁。二来,刘墉是汉臣,这是他的硬伤,也注定了他永远都成不了和珅的对手。

从官场的职位上来讲,有资格成为和珅对手的,就是首席军机大臣阿桂,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阿桂,章佳氏,满族正蓝旗人,后因军功抬入正白旗,属于八旗中的“上三旗”,身份高贵。阿桂的父亲叫阿克敦,官至是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

阿桂不仅学问优,军事才能也很高,先后参与了平定大小金川、大小和卓、远征缅甸、平定宝岛叛乱等大型战役,是乾隆朝出将入相的少数重臣之一,四次被绘像于紫光阁,两次名列第一。

阿桂也因此一路也从军机处章员做到首席领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和太子太保的职位,封一等诚谋英勇公。

可以说,阿桂是靠着军功和真本事一路升迁的,为人又正直,这样的人,对于和珅这种靠溜须拍马上位的人,自然是看不惯。

事实上,和珅也一心想要扳倒阿桂,自己好坐上首席的位置。虽然乾隆宠信和珅,但他也无法撼动一个拥有军功的人。

照理来说,阿桂除了不是皇亲国戚外,其出身、官阶、在朝中的威望都要高于和珅,加上乾隆对他也是十分的敬重,他要压倒和珅也是有可能的,事实却并非如此。

因为诡计多端的和珅用了一招:你不是会打仗吗?那就让你一直在外面打仗就行,这样就碍不到自己什么事了。

阿桂临终之前,就曾对军机大臣董诰和王杰说:“和珅每每向皇上推荐外差给我,是想累死我,我深知他的诡计,但皇恩浩荡,我又怎能拒绝,如今他确实是得逞了。”

在和珅火箭般窜升的十几年间,作为首席军机大臣的阿桂,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外差,很少在京城处理政务。直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73岁的阿桂才没有再被外派,而是留在京城处理政务。但此时朝中的大权早就被和珅趁机窃取了。

阿桂虽然对和珅专权乱政很是痛恨,但碍于乾隆年事已高,自己也年逾古稀,力不从心,对此也无可奈何。他能做的,就是不与和珅同流合污,除了乾隆召见外,不与和珅有任何往来,即使是面见乾隆,他也是离和珅远远的。

乾隆六十年(1796年),乾隆禅位于嘉庆。同年,80岁的阿桂因病向乾隆请辞,正式结束了仕宦生涯。

所以,阿桂虽然有能力可以成为和珅的对手,但因为常常被乾隆支出去公干, 没有什么机会成为和珅的对手。

和珅真正的对手只有两个人,一个硬生生折磨了和珅20年,一个则是直接让和珅倒台

前者就是嘉庆帝的老师、军机大臣王杰,后者则是嘉庆帝。

  • 唯一敢在朝堂上与和珅正面刚的大臣——王杰

王杰是山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以陕西会考第一参考殿试,高中状元,成为清朝开国第一位陕西状元,一开始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五十一年,出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也就是皇子们的老师。

王杰这个人为官廉洁,脾气耿直,为官四十年,不结党营私,不趋炎附势。别的官员,比如刘墉、阿桂知道和珅这个人诡计多端,都不敢与他正面冲突。但王杰不同,他经常当面顶撞和珅,给他难堪。要说朝堂上最让和珅头痛的人,非王杰莫属。

有一次,和珅拿出一副山水墨宝,在军机处值房挂出来炫耀,大臣们连声附和,夸这画多好多值钱。王杰却讽刺道:“真没想到,朝廷贪墨之风竟然到了这个地步。难怪白莲教起义这么多年,朝廷花了数万两银子都没有平定。”这话令大臣们都十分难看,和珅也颜面扫地。

和珅一心想要扳倒王杰,但王杰为官不卑不亢,不贪不占。

这样清廉正直的官员,是贪官最害怕的,对于贪官来讲也是最危险的存在。但这样的人,又很不好对付,因为你基本上找不到他的错处。和珅便想着既然扳不倒,那就拉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