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够资格跟我喝酒”,这话要是当面说给敬酒之人,会多尴尬啊?然而,我就曾经历过这样尴尬的场面。

那是4年前,自己在一家公司做销售,刚入职时,就是一个学徒,既没啥实际销售经验,在酒桌上的交往应酬也是两眼一抹黑。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负责带我的部门孙经理准备利用年底走访老客户时,借机把我也“推销”一下,也算混个脸熟,为自己后续开展销售业务,先打通一下人脉,熟悉一下新老客户。

对此,自己真的是深受感动,暗自表示,这么好的机会,个人表现一定不能让领导失望。但事情却远非自己想像得那么简单。

自己清晰地记得,孙经理与第一位客户沟通后,定在一家烧烤店聚一下。在场一共6个人,我们公司3人,客户方也来了3个人。一落座,简单寒暄几句,便通过酒杯开始自由发挥了。

席间,孙经理时不时地向我使眼色,意思让我借向客户敬酒之机,再正式介绍一下自己,至少要让客户记住自己的名字。

可是,自己属实不知讲些啥,一直想举杯但总觉得还不是时候。等到真正想好敬酒前的“遣词造句”后,酒局基本上已经进入下半场了。

这时,孙经理单独讲了一句:“刘总,这是我们单位的小施,也让他也提一杯。”

此时的我,早已端起倒满白酒的酒杯站起身来,正准备向老客户刘总敬酒,然后再讲两句,“奥奥,行,我知道了。但你向我敬酒,还不够资格。”谁知,刘总刚听完孙经理的话,随即便冒出了这样一句话。

听刘总那样说,自己当时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真是太尴尬了!太没面子了。

好在,我还没有失去理智,不但没说过激的话,也没有将酒杯的酒泼过去。而是依然默默地把酒喝了,然后,补充了一句:“那请刘总随意吧。”

随后,坐回原位,再也不吱声了。由于那天晚上,彼此间都喝得不少,对于由我引发的小插曲,谁也没有太在意,便都回宾馆休息去了。

第二天早上,下楼吃早餐时,部门孙经理一个劲儿地说我:“平时看你酒量也可以,怎么就不会发挥了呢,可惜那满满的一杯白酒,让你给喝瞎了。”

经历了那次挫折后,自己对销售工作也是越来越没信心了。再加上,自身性格本来就有些木讷,深感若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对自己来讲,就是一种折磨。

没过多久,自己便离开了那家公司。然而,即使如此,酒桌上的那场“羞辱”,还是令自己迟迟难忘,也让自己大为不解,到底是哪个地方出现了差错,让对方这么看不起自己。

回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点原因:

就那次敬酒“翻车”而言,出现这样的原因,正如书中指出的那样,请客吃饭不仅仅是应酬的一个工具,有时也是别人观察你、接待你的一种方式,具体而言,无非来自3个方面:

第一、得罪过对方。敬酒事件过后,听老一点的销售员跟我说,孙经理确实有得罪过刘总的地方,刘总对孙经理之前因商品销售的价格问题,表示过不满。要不然,孙经理也不会第一家回访就选择了刘总这家客户。但我不知内情,无缘无故地当了“替罪羊”。

第二、看低了对方。职场上,有些人还是很在乎对等这件事。也就是员工对员工,经理对经理,职位相同的人,才能搭上话,如若不然,对不起,恕不奉陪。对方认为跟我沟通与交往,显然是变相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第三、误解了对方。说话讲投机,敬酒分早晚。如果,酒局已经越过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尽兴阶段,该说的话都说了,该表达的意思都表达到了。

甚至出现,有的人已经明显喝高了,话语增多了。此时,你再提杯敬酒,有的人对此就会心生反感,进而酒后失言,讲话不分轻重,不顾情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么,如何避免出现类似“本是敬酒人,却遭不尊敬”这种尴尬的局面呢?具体而言,主要应把握3个方法与原则:

一、主次分明,把握顺序

步入酒局,正式就餐前,一般都会有在座的主要领导或重量级人物,对在座的人员进行逐一介绍,然后,搞一个简短的敬酒演讲,先行提一杯。

接下来,通常都是按照彼此职务的高低,依然相互敬酒,期间都会有人挑起话题,其他人参与进来,彼此暖场,从而使得相互间喝酒、敬酒时,都能找个理由,显得不突兀。

此时,你就应当对谈及的话题,适时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哪怕随声附和也行。这样,便会在大家心目中形成一个初步印象。

等到领导或者职务高于自己的人员相互敬完之后,你再去敬酒,往往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谓,感情处到位,事情办到位。敬酒也是需要有一个感情铺垫、话题带入的过程,才会让人便于接受。

二、注意细节,恰当劝酒

首先,一个好的敬酒词,可以在现场展示你的口才和专业能力,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相反,一个很俗套,千篇一律的敬酒词,则会使领导感到有些刻板,甚至心生不悦。

其次,敬酒时酒杯里酒一定要满,而且酒杯要低于比自己职务高的对方,眼睛要盯着对方,不能环顾四周,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同时,在言语表达上,也尽量少说“大家吃好,喝好”、“我干了,你随意”等让人感觉有些词语穷尽、随便应付的话语。

再者,不能图省劲。就是避免出现一人敬多人的情况,无论是对同事,还是对领导,都要力避这种情况出现,否则,会让人感到你对他人的不尊重。

三、形势不妙,敬为上

酒场有时也如战场,各种情况,也是带有突发性的。有时一句话,就可能带来意外的情况出现。但无论如何,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控制情绪,不能因一时的痛快,而换得长期的不自在。具体而言:

倘若,对方是你的领导,讲出“你不够资格”的话,如果你还想继续留在原单位,并有提职加薪的打算且不具备反击对方的实力,那么明智的做法就是讲一句:“那行,我干了,领导随意。”即可,不必再多言。

倘若,对方仅是你的同事或者朋友,那么,你不必采取撂杯子,甩脸子,甚至摔瓶子这样过激的举动,而是放下酒杯或者转身离席,即可。回头,你完全可以拉黑这样的人,毕竟这样的人属实不值得你去跟他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