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位有多少年?康熙因为什么原因驾崩?
其实,康熙遗诏中写的既不是传位十四子,也不是传位于四子,而是传位给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但问题是这份遗诏不是康熙帝写的,而是雍正帝继位之后写的。
大约从康熙帝去世后,雍正帝继位开始,民间就流传一个说法,说雍正帝将康熙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也就是将“十”字加一横一勾,改成了“于”字。
这么一改,皇十四子胤禵就失去了皇位,而皇四子胤禛就得到了皇位,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历史上,康熙遗诏一共有四份,现在分别收藏于台湾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及辽宁省档案馆,这四份遗诏上的内容是一致的,上面都写着这样一段内容: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我们可以发现,遗诏上明确说将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没有更改的可能,事实上即便没有这份遗诏,也不可能是传位于十四子,或者传位于四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康熙遗诏是由满汉蒙三种文字写成的,尤其在满文当中,“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没有更改的可能;
第二,“于”字虽然很早就存在,但清代用得最广泛的写法其实是“於”,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字是不可能改成“十”字的;
第三,清代对皇子的称谓,一般会在排序之前加上一个“皇”字,传位十四子或者传位于四子的说法很牵强。
因此,将“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的传言,其实是不可信的,但这也不代表康熙遗诏就一定是真的,因为这份遗诏是雍正帝继位之后才草拟的!
我们先来讲讲第一个问题,改遗诏的传言是怎么流传开来的?
我们都知道,康熙帝后期爆发了九子夺嫡,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八爷党最为活跃,他们先是扶持胤禩争夺储位,胤禩退出之后,又扶持皇十四子胤禵争夺储位。
康熙帝人生最后几年,胤禵以大将军王、抚远大将军的身份出征西北,立下巨大战功,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储君的不二人选,而当时还是皇子的雍正帝,一度也是这么认为的,他甚至为此感到彷徨失措,失意至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