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中国李宁品牌的部分产品引发了争议,品牌体验的设计要怎么做才能够符合本土品牌文化,做到不翻车?本文对品牌的文化精髓与本土文化的匹配展开探讨,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近日,关于李宁的“逐梦行”秀款的部分产品引发了广大消费者和网民的不满。

起因就是其设计和造型上酷似日本军服,并且还有不知所谓的高层人物还在朋友圈发文疑似教育消费者的言辞,再加上迟来的道歉,这些都将李宁的品牌宣传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互联网上的图片和讨论铺天盖地,这里就不多蹭热度了。

有点想不明白的是,李宁既然已经创造了“中国李宁”这个第一国潮的品牌,而且也在引领国货崛起这条路上一直走得顺风顺水、口碑好评不断,且一度超越甚至取代了国外体育品牌在我们国人心中的位置,成为了年轻消费群体追捧的时尚品牌。

可为什么就在这种低级的、一眼就能分辨的设计上翻了船呢?

究其根源,还是在本土文化和品牌体验的关系上产生了误区。

李宁这个品牌,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在体育品牌的发展道路上,一路从不温不火到现在的绝对主流,其带给消费者的越来越对味儿的品牌体验是功不可没的。

2023年,我也曾是一个“中国李宁”的忠实粉丝。

但是有一点,可能是大部分品牌想做好体验但又感觉很牵强的痛点,

那就是,品牌体验的设计,一定要匹配本土文化,更加重要的,是要做到文化的传承。

一、品牌体验的精髓

对于品牌体验,不论是有百年基业的老字号,还是现在那些网红和快消的品牌,都在加速对品牌体验的花样设计,争先恐后地通过品牌的营销方式和体验传递来赢得和留住更多的消费者。

没错,消费者很吃这一套。

在这样的体验氛围下,也充分地说明了品牌体验基本概念的表面逻辑,品牌体验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行为过程,是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品牌标识,鲜明的品牌个性、丰富的品牌联想、充满激情的品牌活动来让消费者体验到“快乐”、“酷”、“爽”,从而与品牌建立起强有力的关系,达到高度的品牌忠诚。(来自百度百科)

在这个概念的影响下,当下很多品牌都在追逐和比拼在品牌体验方面的优势。

但是,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消费者内心感受的反馈,而品牌体验更是在往消费者的心中植入对品牌的信任和依赖,是需要品牌从情感和关系上来重点维护的。

至于消费者的感觉、思维和行为,都是可以通过品牌的营销手段和口碑传播来实现的。

所以,要想通过品牌体验来抓住消费者的心智,就需要运用情感来维系一种长久的关系,而在这样的情感背后,是文化,是一致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观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