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退休金统一发放,60岁以后每月发1000元,这样做行不行?

首先,农民中有一部分,他们不一定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他参加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由于他早年到城市打工,以农民工的身份与自己的工作单位签订了劳动契约。

所以,公司必须按照法律规定,为自己的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因此,这一部分农民,可以享受到职工养老保险。

最后,他能拿到职工的退休金待遇。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金,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比较大。

到2023年,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平均水平将达到2987元,而城乡居民养老金的平均养老金仅为179元,不足200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退休人员都会在发退休金那天到银行排队领取。

但农民很少去领取退休金,往往要等到年终才领取。

很明显,大部分的农民都没有依靠养老金来养老,所以他们在60岁以后仍然要耕作挣钱养老。

对此,有网友提出,是否可以按照年龄来分配养老金。

60岁以后每月发放1000元养老金,这样农村老人也可以享受退休生活了?

这样的做法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相违背,会影响到参保人员的缴费热情。

我国的养老金计算和发放,始终坚持“多缴多缴,长缴多得”的原则,以激励人人都能多缴、长缴。

不管是职工的,还是居民的养老保费,都要多交一些钱,交时间久一点,才能拿到更高的养老金。

如果不考虑参加医保,不考虑缴费年限,都发一样多的钱,那谁还愿意去参保呢?

既然自己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拿到和其他人一样的退休金,还不如不缴费呢!

这样,养老金的保险资金就会迅速地干涸,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退休者。

养老保险基金将会耗尽

现在全国有一亿三千万的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如果算上那些没有缴纳社保的,这个数字还会更大。

如果按照2亿人计算,我们保守估计,六十岁以上的每人每月发800元,一个月就要发1600亿。

还没算上部分地区的农民丧葬抚恤金等开支。

这样的支出,很可能会让所有人的养老基金都被掏空。

到时候,就算是那些正常缴费参保的人,也未必能拿到足够的养老金。

到时候,谁还会去缴费呢?后果不堪设想。

建国后,在非农业人口中,男性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退休年龄是50岁。

而农民是没有退休的概念的,他们的一生就是要活到老干到老。

但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全民脱贫。

总体而言,农民的收入比较少。

我国目前有超过六亿的居民,每个月的收入都在1000元以下,而大多数的低收入群体都集中在乡村。

一般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300多的医疗保险,怎么有人就不愿意付呢?

像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农村老人,他们只能在地里刨食,继续干着农活。

而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土地,一亩地很难赚到五百块钱。

不过,还有一部分农民,可能在城里打工,与他们的工作单位签订了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

如果投保的年限达到15年,缴纳的金额是60%,那么就可以领取到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

未来会有一笔稳定的退休金,每年的退休金大约在1000元左右。

也就是说,想要拿到1000元的退休金,就需要自己去申请参保城镇职工社保,而不是城乡居民社保。

而且必须符合最低年限15年,将来才有可能领到这么多退休金。

前段时间,废除了数十年的农业税,又一次成为了大家的焦点。

有传言说,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缴纳过农业税,每个月可以领到1000块钱的养老金。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农业税,九零后的孩子们连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让他们明白,农业税在社会中的作用,早就被人淡忘了。

80后的农村人对这件事还记忆犹新,那时候交农业税的时间一到,学校就会放假。

老师们也要忙着收割,好尽快缴纳农业税。

但实际上,那些所谓的“给交过公粮的农民发放养老金”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也没有来源,就是为了博取关注。

有些人说,要给60岁以上的缴过公粮的人发一千块钱的养老金。

有人说800块,也有人说1300块,无论多少,都是假的。

对此,有专家认为,农民缴公粮是当时的职责与义务,不能因此索取任何报酬。

而且,交公粮和养老金,是两回事,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城乡居民的养老金水平由人社厅统一确定,各地的最低和最高的养老金水平有一定的差别。

例如北京市的最低标准是1000元,而最高标准是9000元;

上海市的最低标准是500元,最高的是5300元;

山西地区的最低价是200元,最高5000元;

四川省的最低标准是200元,最高的是4000元。

投入与产出是成比例的,不同地区的缴费差别很大,养老金的标准也不能完全一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县级统筹

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偏低,仍然实行县级统筹,各县、市可以在本省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根据地方财政的收支情况适当上调标准。

县级统筹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农民的养老金水平不可能实现全国统一!

目前,全国基本养老金的最低限额是93元,各地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适当提高。

基本养老金的水平要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以及养老基金的支付能力而定。

北上广、深圳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但是物价水平也很高,生活费用比一般的二线城市要高出2-5倍;

但在全国984个贫困地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都很低。

由于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很大,所以养老金的发放也不可能达到全国统一的水平,更别说达到每月1000元的高水平了。

由于各地的物价水平不同,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费用也不尽相同。

因此,实行统一的1000元退休金是不符合当地实际的。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因地区而异。

上海、北京分别为1300元、887元、广西131元、贵州113元。

上海农村的农民,如果统一征收60岁以上的土地,并发给1000元退休金,就无法满足当前的养老金标准,甚至连基本生活都很困难。

而有些地方,一个月1000元的退休金,除去基本支出外,还会有剩余。

所以,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并不符合各地的具体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工资越高、物价越高的地方,农民的基本养老金就会越高。

而反之亦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满足各个区域的农民对生活的需要。

总之,对于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按月领取1000元退休金是不现实的。

还是要多缴费、长缴费。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结语:

可以看出,60岁以上的农民,统一发放1000元的退休金,实现“洗脚上田”,是不切合实际的。

农民最实际的选择,就是参加养老保险,缴纳更高的养老金,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养老金。

当然,我们也希望,在物价上升的情况下,可以把农民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提高。

对于此事,你们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就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