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信里面为什么要开放外链?开放外链仅是开始,互联网将被重塑

9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对“互联互通”作出表态,明确指出“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让用户畅通安全使用互联网也是互联网行业的努力方向。

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生态割裂由来已久。一些互联网平台人为“设墙”,各大互联网平台之间屏蔽链接、相互“封杀”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平台之间不仅发生“口水战”,有的还诉诸法律,相关案件也曾引发热议。

“工信部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旨在引导形成开放互通、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行业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通过出台硬性规则,规范互联网平台竞争,反互联网平台垄断,促进平台经济和商业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从9月9日工信部组织召开关于互联网专项整治会议,到17日各大平台开放外链,互联网约定俗成的“圈地”流量规则就被打破。而随着开放的脚步加快,不管是中腰部企业,还是小微企业、个人商家都可以在合理的规则范围内去应用这些流量,各家又重新回到一个凭借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的健康竞争时代。

“互联互通”的本质是反流量垄断、激发市场活力。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陈兵认为,平台间互联互通具有长期向好的愿景,其中参与各方大概率都能从中获得增益。

早在几年前,互联网依然还欣欣向荣的时候,已经有人喊出了互联网时代即将结束,DT时代即将到来的口号。口头上是决绝的,行动上却是诚实的。那些喊出了向互联网告别的人,并未放弃互联网,而是将互联网推向了新的极端。

随之而来的资本乱战、跑马圈地便是这一现象的直接证明。于是,我们可以对喊出互联网时代结束的那些人有了新的理解,即,他们之所以会喊出这样一个口号,主要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互联网的本质与终极走向,所以,他们才会焦虑,才会紧迫,从而试图去维持业已建构起来的巨大优势。

所以,尽管人们一直都在说互联网时代业已过去,但是,似乎一直都没有跳脱出互联网的范畴,甚至还淹没在了互联网的滚滚浪潮里。大数据杀熟、骑手们被困在系统里、巨头们的生态系统……一次次地告诉我们,所谓的互联网并未远去,而是换了一个模样,将人们再一次更加深度与多元地困在了互联网的桎梏之中。

很显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互联网玩家们来讲是有益的。他们可以借助业已建立起来的规模优势以及护城河,进行躺赚。而对于用户以及行业的发展来讲,则是无益的。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相对流动的,充满活力的市场,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享受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红利。

然而,互联网的终极命题与用户的需求是相悖的。当互联网与用户的利益相悖,我们就需要有另外一只手,对他们之间本就无法契合的诉求进行调节。于是,一场以开放外链为开端的有关互联网重塑便开始出现。

可想而知,那些业已建筑了自身壁垒并且已经尝到了甜头的互联网玩家,这意味着什么,但是,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是不断进化,而不是固步自封。互联网行业同样如此。尽管互联网行业极大地影响并改造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并且真正把人们带入到了互联网时代,但是,互联网时代并不是终极阶段,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进化,才能将行业乃至经济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如果我们将开放外链放置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维度里,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开放外链,并不是没必要,而是势在必行。可以预见的是,当开放外链成为现实,经典意义上的互联网时代真的已经结束了。未来,互联网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首先,平台之间的界限将逐渐消弭。

早先,互联网之间的竞争仅仅只是局限在大而繁杂的平台之上的,即,每一个平台都包含有诸多不同的行业门类,有资讯,有零售,有社交,有金融。当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成熟和完善,这样一种大一统的平台模式开始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以各种细分领域的平台崛起为代表的新发展时代的来临。比如,在电商领域里出现了阿里巴巴;在社交领域里出现了腾讯;在资讯领域里出现了百度。

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个巨头,每一个领域都有绝对话语权的头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已经从大而全,进入到了大而精的阶段。当互联网开始与细分行业深度结合之后,它的发展脚步并未真正停止,随之而来的是与用户结合的日渐紧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将其推向了极致。

经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之后,平台模式真正发展到了极致,以各个细分领域为代表的平台开始进入到真正成熟的阶段。每一个平台都有自成一体的生态体系,纵然是不借助其他平台,用户都可以完成一系列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被困囿在了一个又一个的牢笼里。平台之间为了保证用户不至于流失,于是建筑起来了一堵堵的高墙。

限制彼此之间的链接跳转,便是他们保持自身流量不会流失的重要手段。当开放外链成为现实之后,流量的壁垒被撕开了一个缺口,用户们为了跳脱出某一个平台不再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成本,成为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于是,一场以平台界限的消弭为代表的新时代由此开启。需要强调的是,这不是一个结束,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一系列的打破平台藩篱的举措出现,我们最终将会看到一个平台界限逐渐消弭的新未来。

打破流量垄断的目标是激发全网活力,增强市场创新力,推动市场良性竞争,这对于国美系有直接有利的流量获取影响。最直接的是为国美六大平台集约化零售生态布局,破除了和公域流量平台全面低成本互联互通的障碍,更深层次是国美“共享共建”的公平开放的经营理念和“六大平台”集约经营的发展道路,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此次专项整治,国美是直接受益者,更是看准路走对路的企业样板。

以国美为代表的新兴挑战者可能是趋势中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最有力的赋能者之一。国美六大平台,本身就是互联互通、集约开放的共享零售生态系统,与中腰部企业及微小商户联系密切。平台互通互联的过程中,在完善平台治理方面,企业都有动力参与,政府如何发挥好平台企业在互联互通中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协同治理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注重充分发挥平台企业内生治理的作用与企业之间的互通互联、互利共享。

国美不仅是零售行业的领军企业,也是零售新基建的参与者和规范企业。国美的零售新基建和资源能力,以公平开放的理念和机制,与各方共享共建,这是更大范围、更高质量、更深程度的互联互通。秉持“开放、共享”理念,国美将在半年内分期分批推出共享共建平台,如“一店一页”和“视频导购”实现了线上线下全场景、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联互通;“严选商家/真选商品” 实现了供应链高标准的共享共建;“准时达闪电送”和“送安一体/管家服务” 实现了物流和服务的全程全周期集约交付,同时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共享和会员积分互通。

国美的打扮家平台、折上折平台和国美零售平台生态、同时更与市场各方互联网通,将关键资源与有需求和合作伙伴开放连接。从平台本身开始破除壁垒建立共赢,中小企业联合发展,在行业协会的带领下、来领先企业的资源共享下、在国家积极监督与引导下,互联互通会更促进中小企业更快获得资源与流量,获得自身的积极发展。国美更是发布《共享共建“家·生活”零售共同体倡议书》,共同倡议零售行业全面进入强调公平、开放、集约、创新、共享的发展新阶段。

国美的这些做法,都是基于通过集约高效、共享共建的理念和机制,旨在提升市场透明度,打破中心化垄断和压减中间环节、切实降低厂商经营成本,降低用户消费成本,实现行业的降本增效,提高市场各方的获得感和安全感,体现了一个零售行业领军企业的担当。

从市场的角度说,开放互联可产生共赢的结果,互联网平台的互联互通可以有步骤地推动行业操作指南和标准规范。监管与平台竞争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加法效应,通过这次的专项行动,可以确立很多具体规则,包括网页的互联互通、App的互联互通等。该专项整治,是国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信号,是引领全球产业链向高端发展,重实体经济扶持专精特新小巨头,优化营商环境,有序竞争反垄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国美对互联互通和共享共建,有着正确深刻的认知,并有系统坚实的行动,这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有示范效应,更对国美自身建立健康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国美在正确的道路上,带领中小企业全面融入新的发展格局,共享共建高品质零售行业,正持续打开经营新空间和释放新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互联网式的零和博弈的商业模式将告终结。

我们始终都无法否认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效率方面的提升。这里包含了沟通效率的提升,信息对接效率的提升,交易效率的提升等诸多方面。但是,我们同样需要看到的是围绕着互联网时代出现的商业模式,特别是“互联网+”模式,其实就是一场你死我活,你弱我强的零和博弈的游戏。

从大的层面来看,如果我们将互联网公司看成是虚拟经济的话,它所对应的制造、生产等公司则是实体经济。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的是一系列互联网公司的萌芽、发展和壮大。随之而来的是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美团、滴滴等一系列的互联网巨头的出现。

然而,我们同样需要看到的是,在这些公司的对立面,在实体经济方面,一系列企业出现了凋敝、倒闭情况的出现。无论是线上的商超,还是传统的制造业都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有些实体企业因为抗不过寒冬倒闭了,有些实体企业因为架不住诱惑转型了。这种现象的不断出现,告诉我们,从大的层面上来讲,互联网所代表的虚拟经济与传统制造业所代表的实体经济,其实就是一场零和博弈的游戏。

从互联网行业内部来看,同样是一场零和博弈的游戏。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崛起出现的是“百团大战”、“千车大战”,经历过惨烈的竞争之后,剩下的是存活下来的头部企业。这些存活下来的头部企业依然还在进行着你死我活的竞争,直到整个市场只剩下它一家企业为止。

这其实依然是一场零和博弈的游戏。只不过,这场零和博弈的游戏从行业外部深入到了行业内部,从行业的上游衍生到了行业下游,变得更加深入和全面了而已。很显然,这种此消彼长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是良性的发展,因为一旦市场成为一个寡头市场,抑或是垄断市场,无论是对于用户来讲,还是对行业而言都将会是一场噩梦。他们将会最终变成一个又一个待宰的羔羊。

当开放外链之后,以零和博弈为主导的商业模式时代将会最终告别历史舞台,真正意义上的共生共荣的,去中心化的新商业模式时代将会来临。

再次,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技术。

随着平台的消弭、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终结,我们看到的是一场全新的变革与创新。在这个过程当中,互联网将会真正从主角蜕变成为配角,取而代之的是新技术的崛起以及以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商业时代的来临。

经历了多年的萌芽与孵化之后,新技术早已告别了蹒跚学步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到成熟和落地的全新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里,人们在观察和审视新技术的时候,不再仅仅只是停留在单纯意义上的布局上,而是开始更多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落地和应用上。新技术将会取代互联网,成为新时代的主角。

元宇宙的火爆,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同外界将元宇宙定义成为某一种技术或者某一个技术不同,笔者更加愿意将元宇宙定义成为一个技术的复合体,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与互联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一样。如果我们将互联网看成是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担当,那么,元宇宙则是新时代的技术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随着更多新技术的成熟,特别是随着新技术之间的不断耦合与联通,我们还将会看到更多有关新技术的衍生体以及复合体的出现,以此为开端,我们将会真正从互联网时代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后互联网时代,抑或是新商业时代。

开放外链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它仅仅只是在戒备森严的平台经济堡垒下撕开了一个口子。未来,我们还将会看到更多打开互联网藩篱的现象的出现。当这些现象不断出现,当平台的壁垒逐渐被打破,真正经典意义上的互联网模式将会真正退出历史舞台,同样地,传统意义上的竞争模式,将会被新的竞争模式所取代。

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里,将不再有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将不再有所谓的躺赚,所谓的系统,更不应该有所谓的收割,一切都将是一个共生共荣的个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