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个人简历(中国好老板)爱做慈善
他是一名好老板,乐于将企业95%的利润分给员工。
他也是一名慈善家,国内众多灾难都有他的捐助和现场支援。
他还是一名爱国者,1996年台海危机时,刚刚略有盈余的他就拿着几万元跑去有关部门,表示支持国家建造航母。
他就是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中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
1995年,于东来在河南许昌开了一家胖东来烟酒店。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胖东来已经变成一家拥有数千名员工,地涉许昌、新乡两地,业务包含百货、超市、医药、通讯、珠宝、地产和影院,年营业额达80亿的综合性商贸公司。
胖东来在零售业到底有多牛?
在市场份额上,胖东来曾经逼退台企丹尼斯,吓走巨头沃尔玛,在许昌、新乡两地占据超过90%的商超零售市场份额。
在经营效率上,胖东来的人均销售额和每平方米销售额,曾经多次在中国民营企业中位列首位。
在顾客口碑上,胖东来在新乡重新开店时,引来万人排队,导致周边一公里水泄不通。
马云就曾公开称赞:“胖东来引发了中国零售商的新思考,是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子。”
雷军也不甘落后,发微博表示膜拜:“在中国零售业,胖东来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这个被众多大佬力捧的胖东来到底有何独特之处?于东来的一句话或许可以为我们先揭开一些谜底:
“尊重顾客的人格,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自我的人格。”
一
问题少年
偷钱逃学,离家出走
1966年,于东来出生在河南许昌的一个普通家庭,上面还有两个哥哥。
小时候的于东来调皮捣蛋,经常逃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很难和今天光辉伟岸的形象形成重叠。
据说,这是受邻居早早辍学在家的孩子影响。
在于东来眼里,这位穿着喇叭裤,和一帮小流氓吆五喝六逛大街的邻家大哥就是他的偶像。这种自由的生活,可比坐在教室看老师讲天书帅多了。
于是,于东来便加入了逃学大军,经常在上课期间和这群人厮混一起。
这种行为自然引来了老师的厌恶,父母的鞭打,但于东来依然我行我素,放荡不羁爱自由。
为了追赶时髦,和别人攀比,于东来还从家里偷钱买一些新鲜物件。父母发现几次后,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家里丢钱,那肯定就是于东来所为。
这种“狼来了”的行为最终还是造成了误会。后来有一次,于东来父亲发现家里又丢了钱,便不问青红皂白,将于东来狠揍了一顿。
但这次于东来确实无辜,年轻气盛的他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学业也自然戛然而止。
这一年,于东来刚刚读完初一。
二
追求捷径
非法倒卖,锒铛入狱,负债累累
虽说恶习不少,但于东来心中有股傲气:没有你们,我自己也能养活自己!
所以离家出走后,于东来坚持在外颠沛流离了多年。
但过早进入社会的于东来心性尚未成熟,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几年后,形成了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这也为他以后的磨难埋下了伏笔。
为了生存,小小年纪的于东来干过很多营生。卖过花生,售过冰棍,也当过临时工人,甚至还倒卖过电影票。
总之,对于那时的于东来而言,什么事能填饱肚子就干什么,但总归没有作奸犯科。
许昌地方小,于东来有时会碰到以前的同学。看看他们嬉笑的样子,再看看自己的寒酸,一股自卑感不由浮上于东来的心头。
但路是自己选的,于东来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继续自己的流浪之旅。
后来因缘际会,于东来被一家橡胶厂录取,总算过上了一段安稳日子。
于东来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凭借多年的社会经验和手腕,再加上认真做事的态度,他很快被厂领导提拔为车间负责人。
于东来本想自己再努力点,争取过两年干到副厂长的位置,到时就能衣锦还乡。
但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还没当上副厂长,橡胶厂便因经营不善,关门大吉。
19岁的于东来再一次流落到了街头,不知所措。
这时,于东来的哥哥心疼弟弟几年来的遭遇,便打电话给他:“我已经说服爸妈了,他们出钱,你回来开家烟酒店吧。”
虽然多少有点不甘心,但走投无路的于东来只好借这个台阶先回了家。
看着烟酒店每天那点微薄的利润,没过多久,在外漂泊多年、总想干点大事的于东来起了心思:有没有来钱更快的法子?
有一次,一个自称军人的外地人向他兜售玉溪烟。
当时的玉溪烟可是属于紧俏商品,一般人根本拿不到货源,换句话说,拿到就是赚到。
虽然那批烟来路不明,但于东来经受不住低价的诱惑,决定赚上一笔就及时收手。
可是命运没有侥幸,那批烟果然是非法所得。没过几天,警察便找上门来,带走了烟,也把于东来带去了拘留所。
可能是觉得运气不好,从拘留所出来后,于东来还不死心,他决定再干一票大的,这样既能挽回损失,又能有所盈余。
这一次,于东来选择到西安某郊区进货。
当货物装满了一车,于东来兴高采烈上了回程高速。本以为这次能够一帆风顺,但突然出现的几辆警车打破了他的幻想。
因为非法走私烟草,于东来又被关了进去。
出来以后,因为两次损失惨重,于东来也没脸再开烟酒店。后来听别人说开矿来钱快,于东来又借了十几万,把烟酒店关了,一头扎进了秦岭山。
但于东来时运不济,他在秦岭山开出的矿洞要么一无所获,要么矿石零星,赚到的钱都不够支付工人的工资。
几个月后,带着秦岭山的一身尘土和30万债务,于东来狼狈地返回许昌。
这一年,他29岁。
三
幡然醒悟
本分做事,也能赚钱
从秦岭回来以后,于东来在家沉沦了一段时间,整天无所事事,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唉声叹气。
哥哥嫂子心疼这倒霉弟弟,便拿出积蓄,想帮他再开一家烟酒店。
为了偿还30万的债务,别无去路的于东来决定换个活法,踏实做事,他心想:“难道老老实实做生意就赚不到钱吗?”
1995年3月15日,一家名为“望月楼胖子店”的杂货铺悄然开张。店铺主营烟酒和一些小百货,面积也就40多平。
沉下心的于东来开始思考如何经营好自己这家小店。
彼时商品经济还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假货和山寨货也四处泛滥,于东来在许昌率先打出了“坚决不卖假货”的牌子。
另外顾客上门时,他也不像过去那样,完成交易后简单说声再见即可。于东来会和每一位客人拉家常,天南地北地聊一些有意思的见闻。
有时候,一些顾客还会要求于东来给些优惠,他则欣然答应。
一来二去,大家慢慢喜欢上这个爽快的年轻人,有事没事都会来于东来的店里坐坐。
后来于东来在他的抖音直播中透露,那年中秋节过后,烟酒消费进入了旺季,他之前积累的一些人脉发挥了价值,店里的营业额在那几个月出现了暴增。
年底一盘算,望月楼胖子店净赚了80万,远远超出了于东来的预想。
他本来计划用六年时间还上债务,没想到一年就完成了目标,还富有盈余。
这时于东来终于意识到,原来本本分分做生意,也能赚到大钱。
延续这样的经营理念,于东来在接下来的两年累计赚到了300万,并于1997年将“望月楼胖子店”更名为“胖东来烟酒有限公司”,还在许昌开出了分店。
凭借良好的口碑,胖东来发展势头强劲,在许昌的零售业开始小有名气。
四
以人为本
用真品换真心,创零售业神话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需要顿悟。
可能是一个老师改变了你的职业选择,可能是一段演讲让你发奋图强,也可能是一场意外让你知道什么才是余生最重要的事情。
就在胖东来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命运又给于东来加持了一场磨难。
随着口碑的远传,胖东来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人多了自然也就鱼龙混杂。
其中一个小混混见店里服务员态度好、素质高,便打起了歪主意,先是无故纠缠,后来又语言调戏。
于东来非常照顾自己的员工,见此情况,二话不说,便报警把这个小混混送进派出所关了几天。
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但没曾想这个小混混出来后,恼羞成怒,蓄意报复,一把火就把胖东来的望月楼店烧了个一干二净。
这场大火直接导致八名员工遇难,同时也给于东来带来了三百多万的损失,他过去几年赚的钱全部都赔了进去。
来自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打击,无情地摧残着于东来,他再一次陷入了人生低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